钓鱼里的调漂口诀:调低目钓高目叫顿?调高目钓低目叫灵?请问,这个怎么解释?调灵钓钝是怎么调漂的啊?
1、钓鱼里的调漂口诀:调低目钓高目叫顿?调高目钓低目叫灵?请问,这个怎么解释?
把漂尾所有的目数1分为2,取中间点,中间点往上的目数为低目,中间点往下的目数为高目。所谓钓高目、钓低目不如叫做钓钝、钓灵。在钓目中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越少就越灵,越多就越钝。灵、钝的分界线其实就在调目中。以调的目数为中心,若钓目低于调目则为灵,高于钓目则为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钓高目、钓低目。
2、调灵钓钝是怎么调漂的啊?
“调0钓钝”的办法。具体做法是: 调漂时,将铅坠稍微加重1点,使空钩状态下的漂尖正好与水面平其,或漂尖略低于水面不在下沉;钓时双钩挂饵,使漂尖露出水面1--2目。此时,如果水下有鱼吞钩,传出的信号是:开始时浮漂上下抖动,,接着较明显的沉入水中。这种状况,同鲤鱼吃饵时的“黑漂”有点相似,因此非常便于看漂,即使上了岁数的人也易于掌握。它不同于“归0法”,也不同于“调4钓2”,主要是“钓钝”,垂钓者只要在浮漂下沉时及时提杆就会有鱼。 “调0钓钝”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台钓”脑线比较长,如果将铅坠稍微加重1点,则钩饵着底后带动1部分脑线同时着底;而鲫鱼吃食的特点是吞钩后抬头上游,,此时脑线在水下形成1个弧状,由于水的阻力作用,鱼越是向上游动,浮漂便愈加明显的出现下沉的现象。 当然,“调0钓钝”只是为了适应部分钓鱼群体看漂方便的1种办法,其灵敏度和上鱼速度显然低于标准的“台钓”调漂方式。但若将其用于平时的“休闲钓”或“自由钓”,不仅避免了“台钓”看漂的困难,而且同样十分有效,弄好了可以基本不空杆,1杆两鱼也是常有的事。 钓鲫法---调灵与钓钝 钓界多年争论不休的几大焦点之1就是:何为调灵,何为调钝,这个问题搞不清楚, 学钓鱼只能是越学越糊涂,最后只能是“钓”进了8卦迷魂阵,最终被“调”趴下为止。 我对调灵、调钝的观战,是以浮力原理为理论依据,在对几十种浮漂进行了数百次的测试 ,并通过多年的垂钓初中检验,最终得出的。同某些书上的观点是有很大差异,甚至是完 全不同的,读者可以通过初中来检验我的观点是否正确。1本台钓揭秘书中对何为调灵、 何为调钝是这样讲的:“调整浮漂超过4目,如调5目、6目等则调灵敏,调的目数越多 越灵敏。垂钓时,浮漂露水目数少于2目,说明浮漂受重力增加则敏感度提高,称钓灵敏 ;如钓1目、钓半目时浮漂至露水少于4目,肯定是坠已加重,则反应迟钝。“以上观点 能看出作者认为浮漂的露出水面目数越多越灵,反之越钝。其理论依据是:调的目数少时 比目数多时“肯定是坠已加重,则反应会迟钝。”在分析灵、钝前,首先要明确浮漂的灵 与钝是以浮漂体现鱼讯时的位移速度和位移量来区分的:漂、饵同步同量位移(不计线长 的因素)为灵,浮漂滞后减量位移为钝。实际影响浮漂位移速度及位移量的因素有以下3 个(在双饵离底的前提下):1是浮力和重力;2是水面张力;3是水对浮漂及线组在瞬 间移动时所形成的阻力。这如同汽车行驶中形成的风阻近似:同样是迎面角度大,受到的 阻力越大;移动的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越大。前面讲过,无论是调4或调6,当它们立 在水中不动时,都是处在2力平衡之中,此时的铅坠在水中的重量均为0。6目的铅坠和 4目的铅坠,此时没有轻重之分。所以说,在等同条件下同1支浮漂4目不会比6目迟钝 。 另外,从6目加铅皮到4目所加的重量很小,对1支优秀的钓鲫浮漂来讲,可能不足 1克;从铅皮的体积来讲,厚不过0.2毫米,长宽在2毫米左右,把它卷在铅坠中,坠的体 积不会明显增大,水对坠移动时的阻力也不会因此而明显增加。当调4目和调6目两支浮 漂,被同样的力抻动时,如果4目比6目细,4目受到水面张力的影响会比6目小。所以 我认为调的目数越多越灵,越少越钝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对浮力和重力的平衡关系的1 种误解。单纯从调漂来讲,我认为:同号同体型的浮漂,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调的目数 越少越灵敏;示标目长、粗细相同,同号但体型不同的浮漂调的相同时,细身的灵敏,粗 身的迟钝;示标目长、粗细相同,同型不同号的浮漂,调的相同时,号小的灵,号大的钝 。1支示标上下1样粗,而且每目都是等长的浮漂,除了调成平水以外,调到任何目数, 灵、钝基本相同。如果因为调的目数低而造成铅坠外径明显增大,瞬间移动时,水对它的 阻力也相应增大,那么这种浮漂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但厂家生 产的钓鲫浮漂,1是出于迎合人的审美观,2是为了示标能在快速提竿时不被水的阻力折 断,1般都做成下粗上细。所以即使目长相同,体积也不同。用两支完全相同的浮漂,1 支调成6目,1支调成两目。如果它们目长相同,粗细不同(6目比两目粗),那6目的 体积肯定比两目大,入水后产生的浮力要比两目大,要克服这个浮力的重力相应要大。通 过测试证明,把1块能使两目浮漂下沉到1目的铅皮,加到6目浮漂上,它下沉到不到5 目。我们假设,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鱼用相同的力来吸饵,调成两目的那支浮漂,下顿的 速度和下顿量,肯定比调成6目的那支浮漂又快又大。另外鱼吸饵抻动浮漂,漂在下顿过 程中,不但要克服浮力的向上托力,还要克服水对它瞬间下顿所造成的阻力,以及水面张 力对示标的挤压力。我们已了解,示标与水面接触的面积越大受到张力的影响就越大,而 6目比两目粗,所以受张力的影响就更大。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示标下粗上细的浮漂都是调的目数越多、越高(接 近水面的目数越)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低(接近水面的目数越粗)越灵敏,调成平 水最灵敏。
3、钓鱼怎样调漂
正常情况下的调漂 我对浮漂的调整通常是调4目钓2目。调整浮漂,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1步,先将浮漂座拉至铅片座,然后,在空钩的状态下,在铅皮座上增加或减少铅片,使漂露出水面4目(自漂尖端起4个小格)。在开始调整时,要在铅片座上多卷些铅片。投入钓点水中后,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说明铅片过重,可用剪刀把铅片剪去1点再试,直至浮漂露出水面4目,钩坠的位置悬在水中,就算符合标准了(露出水面的目数越多,代表调的越灵。)。 第2步,在调好4目的基础上,两只钩子都挂上饵,投到钓点,当浮漂只露出水面2目时即可开始垂钓了。(露出水面的目数越多,代表钓的越钝。) 鱼若吸饵,则浮漂的标示竿全部沉没于水中。对于高质量的浮漂,如果鱼饵在水中溶解掉2分之1,则浮漂会在水中上升1目,倘若鱼饵已全部溶于水中,则浮漂应是4目浮于水面,表示此时饵已溶化,变成空钩浮悬于半水,就应及时换饵了。 刚才讲解了调和钓的目数,不知大家明白与否。调漂可分为:调灵钓灵、调钝钓钝、调灵钓钝、调钝钓灵4种情况。从理论上讲,这4种调法是存在的,但从实际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讨,有的调法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调灵钓灵:增加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5目钓1目,这样,浮漂反应就灵1些。 (2)调钝钓钝:减少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3目钓3目,这样,浮漂反应就会迟钝1些。 (3)调灵钓钝:增加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5目钓3目,1个灵,1个钝,数量相同,相互抵消,与调4目钓2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1点外,效果是1样的。调4目钓2目改为调5目钓3目,简直是多此1举的无效劳动。其实为了取得这个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铅坠的重量,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拉1目,改为调4目钓3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舍易取难。 (4)调钝钓灵:与调灵钓钝刚好相反,减少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3目钓1目。1个钝,1个灵,效果相消,与调4目钓2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1点外,效果是1样的。这样调在垂钓还没有开始时是可以的,但从调4目钓2目改为调3目钓1目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总结: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 2 特殊情况下的调漂 实践证明,正常情况下采用调4目钓2目的方法,效果是比较好的,是最基本的调法。但是随着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的变化,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调4目钓2目的效果就不1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调整。例如,气压低、水质不好、鱼过饱或胃口不好、觅食行动缓慢轻微,往往鱼饵被吃光了,浮漂可能还没有明显的反应,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更灵敏1点。 反之,如果天气好、水情好、鱼的胃口很好,或者小鱼多,抢着找吃的,而浮漂反应又很灵敏,甚至鱼游动对水产生的冲击都会使鱼饵移动,鱼还没咬钩,浮漂就有反应,以致起竿总钓不到鱼,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迟钝1点。 3 应用 许多人都喜欢在某处调好1套漂坠之后,换个水域或钓场还用这套调好的漂坠,但实际应用中,常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结果是"闭门造车",出而不能合辙。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不同的池塘垂钓,水的清浑、酸碱度不同,水的比重也有差异,高灵敏度的漂坠匹配,对此是有所区别的。所以,调试浮漂,最好在垂钓的现场进行,才能保证调试精确无误,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END 注意事项 钓鱼是1种娱乐项目,目的是休心养性,陶冶情操,1项锻炼人耐力的体育项目。不能看着人家噌噌上,自己急得砰砰跳。真正的钓者,其最高境界是愿者上钩、玩后放流,只追求1个过程而已。
4、怎么调漂,
1正常情况下的调漂 我对浮漂的调整通常是调4目钓2目。调整浮漂,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1步,先将浮漂座拉至铅片座,然后,在空钩的状态下,在铅皮座上增加或减少铅片,使漂露出水面4目(自漂尖端起4个小格)。在开始调整时,要在铅片座上多卷些铅片。投入钓点水中后,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说明铅片过重,可用剪刀把铅片剪去1点再试,直至浮漂露出水面4目,钩坠的位置悬在水中,就算符合标准了(露出水面的目数越多,代表调的越灵。)。 第2步,在调好4目的基础上,两只钩子都挂上饵,投到钓点,当浮漂只露出水面2目时即可开始垂钓了。(露出水面的目数越多,代表钓的越钝。) 鱼若吸饵,则浮漂的标示竿全部沉没于水中。对于高质量的浮漂,如果鱼饵在水中溶解掉2分之1,则浮漂会在水中上升1目,倘若鱼饵已全部溶于水中,则浮漂应是4目浮于水面,表示此时饵已溶化,变成空钩浮悬于半水,就应及时换饵了。 刚才讲解了调和钓的目数,不知大家明白与否。调漂可分为:调灵钓灵、调钝钓钝、调灵钓钝、调钝钓灵4种情况。从理论上讲,这4种调法是存在的,但从实际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讨,有的调法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调灵钓灵:增加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5目钓1目,这样,浮漂反应就灵1些。 (2)调钝钓钝:减少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3目钓3目,这样,浮漂反应就会迟钝1些。 (3)调灵钓钝:增加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5目钓3目,1个灵,1个钝,数量相同,相互抵消,与调4目钓2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1点外,效果是1样的。调4目钓2目改为调5目钓3目,简直是多此1举的无效劳动。其实为了取得这个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铅坠的重量,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拉1目,改为调4目钓3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舍易取难。 (4)调钝钓灵:与调灵钓钝刚好相反,减少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3目钓1目。1个钝,1个灵,效果相消,与调4目钓2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1点外,效果是1样的。这样调在垂钓还没有开始时是可以的,但从调4目钓2目改为调3目钓1目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总结: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 2特殊情况下的调漂 实践证明,正常情况下采用调4目钓2目的方法,效果是比较好的,是最基本的调法。但是随着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的变化,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调4目钓2目的效果就不1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调整。例如,气压低、水质不好、鱼过饱或胃口不好、觅食行动缓慢轻微,往往鱼饵被吃光了,浮漂可能还没有明显的反应,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更灵敏1点。 反之,如果天气好、水情好、鱼的胃口很好,或者小鱼多,抢着找吃的,而浮漂反应又很灵敏,甚至鱼游动对水产生的冲击都会使鱼饵移动,鱼还没咬钩,浮漂就有反应,以致起竿总钓不到鱼,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迟钝1点。 3应用 许多人都喜欢在某处调好1套漂坠之后,换个水域或钓场还用这套调好的漂坠,但实际应用中,常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结果是"闭门造车",出而不能合辙。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不同的池塘垂钓,水的清浑、酸碱度不同,水的比重也有差异,高灵敏度的漂坠匹配,对此是有所区别的。所以,调试浮漂,最好在垂钓的现场进行,才能保证调试精确无误,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注意事项 钓鱼是1种娱乐项目,目的是休心养性,陶冶情操,1项锻炼人耐力的体育项目。不能看着人家噌噌上,自己急得砰砰跳。真正的钓者,其最高境界是愿者上钩、玩后放流,只追求1个过程而已。
5、调灵钓钝是怎么调漂的啊?
“调0钓钝”的办法。具体做法是: 调漂时,将铅坠稍微加重1点,使空钩状态下的漂尖正好与水面平其,或漂尖略低于水面不在下沉;钓时双钩挂饵,使漂尖露出水面1--2目。此时,如果水下有鱼吞钩,传出的信号是:开始时浮漂上下抖动,,接着较明显的沉入水中。这种状况,同鲤鱼吃饵时的“黑漂”有点相似,因此非常便于看漂,即使上了岁数的人也易于掌握。它不同于“归0法”,也不同于“调4钓2”,主要是“钓钝”,垂钓者只要在浮漂下沉时及时提杆就会有鱼。 “调0钓钝”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台钓”脑线比较长,如果将铅坠稍微加重1点,则钩饵着底后带动1部分脑线同时着底;而鲫鱼吃食的特点是吞钩后抬头上游,,此时脑线在水下形成1个弧状,由于水的阻力作用,鱼越是向上游动,浮漂便愈加明显的出现下沉的现象。 当然,“调0钓钝”只是为了适应部分钓鱼群体看漂方便的1种办法,其灵敏度和上鱼速度显然低于标准的“台钓”调漂方式。但若将其用于平时的“休闲钓”或“自由钓”,不仅避免了“台钓”看漂的困难,而且同样十分有效,弄好了可以基本不空杆,1杆两鱼也是常有的事。 钓鲫法---调灵与钓钝 钓界多年争论不休的几大焦点之1就是:何为调灵,何为调钝,这个问题搞不清楚, 学钓鱼只能是越学越糊涂,最后只能是“钓”进了8卦迷魂阵,最终被“调”趴下为止。 我对调灵、调钝的观战,是以浮力原理为理论依据,在对几十种浮漂进行了数百次的测试 ,并通过多年的垂钓初中检验,最终得出的。同某些书上的观点是有很大差异,甚至是完 全不同的,读者可以通过初中来检验我的观点是否正确。1本台钓揭秘书中对何为调灵、 何为调钝是这样讲的:“调整浮漂超过4目,如调5目、6目等则调灵敏,调的目数越多 越灵敏。垂钓时,浮漂露水目数少于2目,说明浮漂受重力增加则敏感度提高,称钓灵敏 ;如钓1目、钓半目时浮漂至露水少于4目,肯定是坠已加重,则反应迟钝。“以上观点 能看出作者认为浮漂的露出水面目数越多越灵,反之越钝。其理论依据是:调的目数少时 比目数多时“肯定是坠已加重,则反应会迟钝。”在分析灵、钝前,首先要明确浮漂的灵 与钝是以浮漂体现鱼讯时的位移速度和位移量来区分的:漂、饵同步同量位移(不计线长 的因素)为灵,浮漂滞后减量位移为钝。实际影响浮漂位移速度及位移量的因素有以下3 个(在双饵离底的前提下):1是浮力和重力;2是水面张力;3是水对浮漂及线组在瞬 间移动时所形成的阻力。这如同汽车行驶中形成的风阻近似:同样是迎面角度大,受到的 阻力越大;移动的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越大。前面讲过,无论是调4或调6,当它们立 在水中不动时,都是处在2力平衡之中,此时的铅坠在水中的重量均为0。6目的铅坠和 4目的铅坠,此时没有轻重之分。所以说,在等同条件下同1支浮漂4目不会比6目迟钝 。 另外,从6目加铅皮到4目所加的重量很小,对1支优秀的钓鲫浮漂来讲,可能不足 1克;从铅皮的体积来讲,厚不过0.2毫米,长宽在2毫米左右,把它卷在铅坠中,坠的体 积不会明显增大,水对坠移动时的阻力也不会因此而明显增加。当调4目和调6目两支浮 漂,被同样的力抻动时,如果4目比6目细,4目受到水面张力的影响会比6目小。所以 我认为调的目数越多越灵,越少越钝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对浮力和重力的平衡关系的1 种误解。单纯从调漂来讲,我认为:同号同体型的浮漂,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调的目数 越少越灵敏;示标目长、粗细相同,同号但体型不同的浮漂调的相同时,细身的灵敏,粗 身的迟钝;示标目长、粗细相同,同型不同号的浮漂,调的相同时,号小的灵,号大的钝 。1支示标上下1样粗,而且每目都是等长的浮漂,除了调成平水以外,调到任何目数, 灵、钝基本相同。如果因为调的目数低而造成铅坠外径明显增大,瞬间移动时,水对它的 阻力也相应增大,那么这种浮漂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但厂家生 产的钓鲫浮漂,1是出于迎合人的审美观,2是为了示标能在快速提竿时不被水的阻力折 断,1般都做成下粗上细。所以即使目长相同,体积也不同。用两支完全相同的浮漂,1 支调成6目,1支调成两目。如果它们目长相同,粗细不同(6目比两目粗),那6目的 体积肯定比两目大,入水后产生的浮力要比两目大,要克服这个浮力的重力相应要大。通 过测试证明,把1块能使两目浮漂下沉到1目的铅皮,加到6目浮漂上,它下沉到不到5 目。我们假设,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鱼用相同的力来吸饵,调成两目的那支浮漂,下顿的 速度和下顿量,肯定比调成6目的那支浮漂又快又大。另外鱼吸饵抻动浮漂,漂在下顿过 程中,不但要克服浮力的向上托力,还要克服水对它瞬间下顿所造成的阻力,以及水面张 力对示标的挤压力。我们已了解,示标与水面接触的面积越大受到张力的影响就越大,而 6目比两目粗,所以受张力的影响就更大。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示标下粗上细的浮漂都是调的目数越多、越高(接 近水面的目数越)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低(接近水面的目数越粗)越灵敏,调成平 水最灵敏。
6、调灵钓钝是怎么调漂的啊?
“调0钓钝”的办法。具体做法是: 调漂时,将铅坠稍微加重1点,使空钩状态下的漂尖正好与水面平其,或漂尖略低于水面不在下沉;钓时双钩挂饵,使漂尖露出水面1--2目。此时,如果水下有鱼吞钩,传出的信号是:开始时浮漂上下抖动,,接着较明显的沉入水中。这种状况,同鲤鱼吃饵时的“黑漂”有点相似,因此非常便于看漂,即使上了岁数的人也易于掌握。它不同于“归0法”,也不同于“调4钓2”,主要是“钓钝”,垂钓者只要在浮漂下沉时及时提杆就会有鱼。 “调0钓钝”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台钓”脑线比较长,如果将铅坠稍微加重1点,则钩饵着底后带动1部分脑线同时着底;而鲫鱼吃食的特点是吞钩后抬头上游,,此时脑线在水下形成1个弧状,由于水的阻力作用,鱼越是向上游动,浮漂便愈加明显的出现下沉的现象。 当然,“调0钓钝”只是为了适应部分钓鱼群体看漂方便的1种办法,其灵敏度和上鱼速度显然低于标准的“台钓”调漂方式。但若将其用于平时的“休闲钓”或“自由钓”,不仅避免了“台钓”看漂的困难,而且同样十分有效,弄好了可以基本不空杆,1杆两鱼也是常有的事。 钓鲫法---调灵与钓钝 钓界多年争论不休的几大焦点之1就是:何为调灵,何为调钝,这个问题搞不清楚, 学钓鱼只能是越学越糊涂,最后只能是“钓”进了8卦迷魂阵,最终被“调”趴下为止。 我对调灵、调钝的观战,是以浮力原理为理论依据,在对几十种浮漂进行了数百次的测试 ,并通过多年的垂钓初中检验,最终得出的。同某些书上的观点是有很大差异,甚至是完 全不同的,读者可以通过初中来检验我的观点是否正确。1本台钓揭秘书中对何为调灵、 何为调钝是这样讲的:“调整浮漂超过4目,如调5目、6目等则调灵敏,调的目数越多 越灵敏。垂钓时,浮漂露水目数少于2目,说明浮漂受重力增加则敏感度提高,称钓灵敏 ;如钓1目、钓半目时浮漂至露水少于4目,肯定是坠已加重,则反应迟钝。“以上观点 能看出作者认为浮漂的露出水面目数越多越灵,反之越钝。其理论依据是:调的目数少时 比目数多时“肯定是坠已加重,则反应会迟钝。”在分析灵、钝前,首先要明确浮漂的灵 与钝是以浮漂体现鱼讯时的位移速度和位移量来区分的:漂、饵同步同量位移(不计线长 的因素)为灵,浮漂滞后减量位移为钝。实际影响浮漂位移速度及位移量的因素有以下3 个(在双饵离底的前提下):1是浮力和重力;2是水面张力;3是水对浮漂及线组在瞬 间移动时所形成的阻力。这如同汽车行驶中形成的风阻近似:同样是迎面角度大,受到的 阻力越大;移动的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越大。前面讲过,无论是调4或调6,当它们立 在水中不动时,都是处在2力平衡之中,此时的铅坠在水中的重量均为0。6目的铅坠和 4目的铅坠,此时没有轻重之分。所以说,在等同条件下同1支浮漂4目不会比6目迟钝 。 另外,从6目加铅皮到4目所加的重量很小,对1支优秀的钓鲫浮漂来讲,可能不足 1克;从铅皮的体积来讲,厚不过0.2毫米,长宽在2毫米左右,把它卷在铅坠中,坠的体 积不会明显增大,水对坠移动时的阻力也不会因此而明显增加。当调4目和调6目两支浮 漂,被同样的力抻动时,如果4目比6目细,4目受到水面张力的影响会比6目小。所以 我认为调的目数越多越灵,越少越钝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对浮力和重力的平衡关系的1 种误解。单纯从调漂来讲,我认为:同号同体型的浮漂,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调的目数 越少越灵敏;示标目长、粗细相同,同号但体型不同的浮漂调的相同时,细身的灵敏,粗 身的迟钝;示标目长、粗细相同,同型不同号的浮漂,调的相同时,号小的灵,号大的钝 。1支示标上下1样粗,而且每目都是等长的浮漂,除了调成平水以外,调到任何目数, 灵、钝基本相同。如果因为调的目数低而造成铅坠外径明显增大,瞬间移动时,水对它的 阻力也相应增大,那么这种浮漂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但厂家生 产的钓鲫浮漂,1是出于迎合人的审美观,2是为了示标能在快速提竿时不被水的阻力折 断,1般都做成下粗上细。所以即使目长相同,体积也不同。用两支完全相同的浮漂,1 支调成6目,1支调成两目。如果它们目长相同,粗细不同(6目比两目粗),那6目的 体积肯定比两目大,入水后产生的浮力要比两目大,要克服这个浮力的重力相应要大。通 过测试证明,把1块能使两目浮漂下沉到1目的铅皮,加到6目浮漂上,它下沉到不到5 目。我们假设,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鱼用相同的力来吸饵,调成两目的那支浮漂,下顿的 速度和下顿量,肯定比调成6目的那支浮漂又快又大。另外鱼吸饵抻动浮漂,漂在下顿过 程中,不但要克服浮力的向上托力,还要克服水对它瞬间下顿所造成的阻力,以及水面张 力对示标的挤压力。我们已了解,示标与水面接触的面积越大受到张力的影响就越大,而 6目比两目粗,所以受张力的影响就更大。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示标下粗上细的浮漂都是调的目数越多、越高(接 近水面的目数越)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低(接近水面的目数越粗)越灵敏,调成平 水最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