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钓大鱼要守,可是用虫饵小鱼啃的厉害,用硬饵诱鱼效果又不好,钓鱼方法之怎样用悬坠钓鲤鱼

都说钓大鱼要守,可是用虫饵小鱼啃的厉害,用硬饵诱鱼效果又不好



1、都说钓大鱼要守,可是用虫饵小鱼啃的厉害,用硬饵诱鱼效果又不好

试试武汉白鲨鱼饵公司新出的叫“软体雾化球”的球饵吧,怎么说呢?反正我用着特别好,大鲤大草没少整。

钓鱼方法之怎样用悬坠钓鲤鱼



2、钓鱼方法之怎样用悬坠钓鲤鱼

施重窝许多悬坠钓手,仍没有摆脱台钓的束缚,过分地强调诱饵的集中,将频繁地搓饵造窝代替了1次性施重窝。这样做有两个缺点:1是窝中诱饵量不足。在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的垂钓效果,取决于能否把鱼诱得来、留得住。特别是钓大鲤鱼,因为其食量大,几团饵能把它诱来已属不易,要想把它留住就更难了。即使诱来,也象秋风扫落叶1样,会将窝饵1扫而光。窝中无饵,鲤鱼是不会在窝中逗留的。2是频繁提竿影响鲤鱼吃钩。鲤鱼虽是淡水中的大体型鱼类,但其胆子特小,吃钩磨磨蹭蹭,十分小心。如果频繁提竿换饵,不仅影响鲤鱼吃钩,甚至将进窝的鲤鱼吓跑,所以有“钓鲤要守”之说。所以,钓鲤鱼1定要施重窝,并要1次投足。重窝的重有两层含义:1是量要大;2是饵要实。量要大是指在投放总量上要多1些。具体多少,取决于我们所垂钓水域的大小和鱼的密度。1般情况下,在水库垂钓,窝量不应少于两个鸡蛋那么大。饵要实是指窝饵中要含有1定量的颗粒物。这1点,在鱼的密度很大的咫尺方池里钓鲤鱼也许看不出有什么优势,但在野外大水面垂钓,优势就明显了。大家知道,粉饵是很容易被鲤鱼吸食的,又因为钓鲤鱼不能频繁提竿换饵,窝子里的饵料就得不到补充,饵量就难以保证了,想聚鲤鱼是很难的。为了多聚鱼、聚大鱼,保证窝子里有1定量的窝食,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饵料的颗粒。颗粒打窝有两大好处:1是由于其比重大,不易被鲤鱼吸食干净,残留更多,聚鱼更久;2是作为各类鱼饵添加剂(香精、促食剂等)的载体,颗粒物可以很容易实现对窝子味型的定调,变换饵料的口味更方便,添加计量更好把握。所以我们在使用小米、大米、玉米等颗粒饵料时,总是用浸泡过各类香料、添加剂的药酒泡制。添加比例,要看实际情况,建议不要少于窝食的10%。挂大饵挂大饵的作用有两个。1是适口。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猎豹爱捕猎羚羊,狮子总是捕杀野牛,那它们为什么不会去纠缠1只老鼠或兔子呢?这就是适口性的问题。通过长期的进化,动物的猎食大都服从1个原则,那就是“以最少的能量消耗获得最大的能量补充”。猎豹和狮子之所以不把目标锁定在老鼠或兔子上,那是因为当它们得到1只老鼠或兔子时,它们的能量补充不能弥补它们在捕获过程中的消耗,除非它们垂手可得。鲤鱼也不例外,没有1定量的食物,它是不会大老远跑来的,也不情愿为1点点食物劳心费神,哪怕是非常喜欢的。鲤鱼的食量比鲫鱼大得多,和鲫鱼同样体重的鲤鱼,其食量是鲫鱼的5倍以上,可见对饵料量的要求会更多。用钓鲫鱼的饵团去钓鲤鱼,对鲤鱼来讲是有点太吝啬了,即使鲤鱼吃了,恐怕也非情愿,因为那点饵料着实让它看不上眼。1般来讲,饵团大小控制在鲤鱼口腔直径的3分之1是较为恰当的。另外,大饵团在饵量很大的窝子里不会被掩盖,更容易被鲤鱼发现。2是抗干扰。大饵团(大小决定于要钓的鱼)很适合鲤鱼的食相,但其它的小杂鱼甚至鲫鱼要想吞食就困难了,1层层地剥食是它们唯1地选择。因此,少了许多杂乱的信号,避免了频繁地提竿,为鲤鱼提供了安全的就饵环境。钓迟钝钓迟钝有两个积极意义:1是可以保持钓饵的形态。前面说过,钓鲤鱼的饵团1定要够点分量,如果钓饵的形态不能在1定时间内保持住的话,钓饵过小或钩上无饵是钓不到鲤鱼的(这就是有些钓友用悬坠钓不到鲤鱼的症结所在)。在1定时间内保持饵团的形态主要有两个手段:1是增加饵团的粘性,2是保持钩饵的稳定。但增加粘性是有限度的,否则有可能影响适口性,还会影响透钩,所以保持钩饵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而与传统钓相比,稳定性差是悬坠钓的先天不足,钓饵的形态本来就难以保持,如果再钓得很灵敏,那么钓鲤鱼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钓迟钝可以在1定程度上保持钩饵的稳定,使钓饵的形态得以保持。2是为鲤鱼提供1个良好的就饵环境。1般来说,悬坠底钓时,钓饵卧底程度越大,子线越弯曲松弛,钓组越迟钝,反之越灵敏。我们可以想象,当鲤鱼分别面对1个绷紧子线的钩饵和1个子线自然弯曲平躺水底的钩饵,它会选择哪1个。可想而知,选择的是后者。3是能够提供较佳的提竿时机。加长子线是悬坠钓钝的重要措施,它给钓者起初的印象是为了防止铅坠碰到鱼体,而惊了鱼,而延缓坠的移动,为钓者提供较佳提竿时机的积极作用往往被忽视了。鲤鱼吞钩凶猛,在调漂灵敏的条件下,可能钩饵尚未入口,浮漂就有了动静,这时提竿,不但中不了鱼,还可能把鱼惊走。所以,钓鲤鱼的最佳提竿时机应该是鱼衔饵转体的那1瞬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动漂。有人可能会质疑灵敏度如何,其实你只要知道鲤鱼衔饵转身时它的嘴巴能移动多少就会顾虑全消了,因为鲤鱼的水下的镜头告诉我们,绝大多数鲤鱼的食相就是衔饵而去,最易产生送漂的传统钓的鲤鱼漂象不也是慢慢下沉吗?关于子线的长短,我认为不能千篇1律,钓的鱼越大,子线越长,其长度最好要大于所钓对象的体宽。我的子线长度就在25厘米左右。

相似内容
更多>